講座

 2018年IAC國際會員大會主題為「跨界・東方:功能性、精神性、多元性」。在國際陶瓷藝術界的脈絡下,「亞洲」的核心精神為何?又如何定義、闡釋與重新詮釋之?大會內容包括探討「亞洲精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富饒多元的東方文化中呈現的地域性差異。而藝術家、互動藝術、網路、以及近年新興的社群媒體現象,又如何重塑與轉換亞洲境內、及境外之間的對話?本大會期待討論的議題不但能彰顯將各地區的獨特性,同時也能將其特色與國際接軌。

第48屆IAC國際會員大會「跨界・東方」可分為三個議題:

議題一:功能性(2018年10月2日)

功能性聚焦於擁有儀式性及實用美感、亦兼具實務與技術內涵的陶瓷。徵件內容可針對完美平衡兩者的功能性陶瓷,介紹其對比與事例。亦可探討以此為目標的理論方法。

 

 議題二:精神性 (2018年10月2日)

精神性的重點在於構成文化傳統內涵的無形威力。藝術家在作品中注入的精神、概念與內容為何?以創作表達精神性與哲學的思維,會呈現怎麼樣的心境?徵件內容可探討身體與心靈、藝術家與媒材之間的關係,以及精神性表現的概念。

議題三:多元性 (2018年10月3日)

多元性強調陶瓷之間的關聯,以及陶瓷與其他文化表現的交互作用。本土藝術、文化與風格將透過多元的創作方法表現,如設計、複合媒材及文化。徵件內容可探討藝術家獨特的本土藝術表現方法,與其創作如何走向國際。

9月30日、10月1日及10月3日將安排IAC會員大會及議題討論時間,另亦有短程的陶藝參訪行程及晚宴規劃。10月4為文化體驗活動日,將安排大臺北地區觀光景點之旅。

9月29日及10月5日的自由活動時間,歡迎各位與會者自行前往參觀鶯歌陶瓷博物館,或蒞臨此次衛星展的館舍,度過悠閒的一天。

 

 


講者


主題講座
9/30 – 週日
时间: 即将公布

 

摘要: 即将公布

廖新田/ Liao, Hsin-Tien

廖新田目前擔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同時也是臺灣藝術史研究學會理事長。他擁有伯明罕城市大學藝術史博士與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的學位,研究領域包含藝術與文化社會學、現代/後現代視覺文化、藝術評論、臺灣美術、後殖民視覺文化。2012年榮獲中華民國繪畫學會金爵獎,2004年玉山學術獎、1993年臺北美術館徵文比賽獲選。


專題講座
10/01 – 週一
时间: 即将公布

林康夫 / Yasuo Hayashi – 回顧亞洲當代陶藝先驅

摘要
邀請兩位來自相同時代、臺灣與日本兩個不同地區的早期陶藝創作者楊元太與林康夫,透過問答、引話、對談,談出在陶藝洪荒年代,資源不足的環境,自身如何堅定數十年持續創作的信念,繼而找尋到自己發展的路線、持續開拓自己的藝術世界,在與作品共處的階段中,如何獲得心靈的喜悅或寧靜,以及從事陶藝創作所獲的精神力量與鼓舞的來源。藉由以上的分享鼓舞陶藝創作者。

林康夫 / Yasuo Hayashi

今年90歲的林康夫是日本第一代當代陶藝家唯一的遺老,更是日本當代陶藝發展史的見證人。1950年日本現代陶藝博覽會於法國巴黎舉行,當時年僅22歲的林康夫為受邀陶藝家之一。

林康夫於20歲創作的作品「雲」,被視為對傳統陶藝的挑戰,以手捏制六個中空大小不等的圓組成一個環狀造型 ,被視為日本的第一個物件。

楊元太 / Yang, Yuan-Tai

作品曾入選第37及38屆義大利法恩扎陶藝展,多次在臺北春之藝廊和各地文化中心舉行陶塑展,亦曾應邀參加中、日陶藝家展及國際陶藝展等,曾擔任心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第3跟4界典藏審議委員(現代陶藝類)。2001年獲臺北陶藝獎之創做成就講。

劉鎮洲 / Liou, Chen-Chou

劉鎮洲1951年出生於臺灣新竹,畢業於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曾任職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所,教授陶藝相關課程達32年退休。歷任各美術館、博物館之典藏及審議委員及各項陶藝、美術競賽評審委員。創作作品曾舉辦多次個展及應邀參加聯展,作品多為國內外美術館及文化機構典藏,2017年獲頒台灣陶藝成就獎。


專題講座
10/01 – 週一
时间: 即将公布

 奈良美智 / Yoshitomo Nara – 觀看,觸摸,行走,感覺,思考:因果關係的創作

摘要
這次奈良來臺除了參加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展覽外,在他90分鐘的演說中將為觀眾解說他作品的創作背景。

主持人: 三浦弘子 / Hiroko Miura

 奈良美智 / Yoshitomo Nara

1959年出身於青森縣弘前市的奈良美智,畢業於日本愛知縣藝術大學研究所,而後前往德國就讀,1993年自杜塞道夫藝術學院畢業。奈良美智筆下的小女孩在國際享有高度辨識的知名度,藝評家松井綠表示:「自他1995年於東京的大型個展後,奈良美智就被視為是透過當代藝術手法復興具象繪畫的重要推手之一。」(註一)奈良除了繪畫,同時創作各類素材的立體雕塑,有木雕、玻璃纖維,陶與青銅。

(註一)〈從日常生活找尋存在的意義: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藝術家》451期,Dec. 2012

三浦弘子 / Hiroko Miura

三浦弘子目前是日本滋賀縣陶藝之森美術館的資深策展人,自1991年開始擔任日本滋賀縣陶藝之森美術館的策展人,並於於1994年榮獲Ringa Art Encouragement Award。至今27年策劃了許多重要的展覽,透過當代藝術與陶藝連結演譯現代日本與國際陶藝的繁華樣貌。


功能性-陶養生活文化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陳景亮 / Ah Leon – 東方茶藝器物的實用美學簡論

摘要
自從濱田庄司(Shoji Hamada)於1950年代將茶碗的侘寂美學帶入美國和西方的陶藝教育,茶藝器物便扎根在現代陶藝家的心中。本文透過作者對於東方茶具研究與交流經驗,說明東西方茶文化的演進過程。東方精緻的茶藝方式至今已普及於歐美,現代陶藝家也開始密切地與茶藝文化接觸並嘗試製作適用於茶藝的茶壺和器具;茶藝文化不但使陶藝家增加禪學的修養,也使他們得以拓展新的市場,講座的最後將介紹臺灣的各種茶藝器具及作品以增進大眾對於東方茶藝的認識。

陳景亮 / Ah Leon

創作資歷20餘年,曾在美國11個博物館舉辦大型陶藝個展,展出國家遍及美國、挪威、丹麥、荷蘭、法國、韓國、臺灣等。2003年客座教授於美國康乃爾大學(Freeman Professorship學術基金會)美術系與東亞系;2001年於韓國現代陶瓷博物館擔任駐館藝術家,2001年獲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美術館提名高華德學術基金會(Goldwater Foundation)為傑出藝術家。自1988年起,於美國多所大學擔任陶藝研習營專任講師、駐校藝術家等。


功能性-陶養生活文化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章格銘 / Chang, Ke-Ming – 大美無言

摘要
一件器物被製造出來,是為了服務人類的生活所需。

人可簡單的拆成身體與心理兩個部分,器物當然不能只單方面服務身體或者心理,必須同時兼具,一件器物才算完整,簡單來說,就是造型與機能必須同時兼具。

造型美感對心理層面,影響佔據了絕大部分,一件讓人欣喜的器物必定有「美」的特質。東西方對美的定義,也有不少差異。此篇文章就東方世界對美的形象做了初步的探索,由儒、道、禪三大思想切入,期許在陶藝界努力的同好們,站在歷史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再造歷史。

章格銘 / Chang, Ke-Ming

〈迷工造物〉是陶藝家章格銘於2007年設立的夢工場。色澤優美的青瓷,古典的冰裂紋開片,如抽象畫與寫意墨點一般的鐵釉,以及經典的陶瓷、金屬、木料的異材質結合,成就了新與舊合一、精準與鬆緩合一的完美茶器,同時也成就了迷工造物大膽創新的獨特風格:近十年來,章格銘幾乎成為異材質茶器的代表人物。他將傳統工藝與喝茶文化轉化為新時代的風尚,他所創作的器物與傢俱,已經成為著名茶人、收藏家與藝術家茶案上的絕美風景。


功能性-陶養生活文化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周渝 / Chow, Yu – 一葉一宇宙

摘要
一葉一宇宙的由來,源自於現代人太過於重視喝茶的形式而忽略了茶的本質。在本次大會演講中,茶人周渝將會帶領與會人員透過東方美學與哲學的角度喝茶,在品茶的過程,拉開一個想像的空間,體會大自然的奧妙。

周渝 / Chow, Yu

紫藤廬創辦人。1981年首創結合生活、藝術、文化和茶館的公共道場–「紫藤廬」,1997年成為全臺灣第一個市定古蹟。曾為早期政治異議、前衛文化及藝術工作者提供一棲身之所;三十多年來,出入茶館的知青與文化人開枝蔓葉,各自形成臺灣獨特的文化風景,紫藤廬也成為臺北的傳奇。周渝試融通儒、道天人哲思的茶文化觀,據紫藤廬為人文道場,展現多元、和諧而有生命力的天人關係。


功能性-陶養生活文化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李芙淵 / Lee, Boo Yun – 韓國傳統「甕」之研究

摘要
陶甕是韓國自始迄今的家用品之一;它被歸類於韓國民俗器物,代表著韓國獨特的民俗文化與精神生活。陶甕是傳承最悠久的文化,其成形技術、圖紋與用途可追溯至史前時代。其製作包含兩種技法: 一是從甕的底部開始盤土條(稱作kwon sang),這是古代常用技法;另一種則是運用土板成形(稱作Chaebaqui)。由於陶土中含有沙及熟料,石英並未形成玻璃相,因此會在甕壁上形成極小的空氣管道,以致於甕的內外壁是相通的。這些空氣管道有助於維持陶甕內的溫度、良好的通風及避免食物酸化,除此之外,陶甕還可以釋放遠紅外線。
陶甕可說是韓國人民的歷史文獻。

李芙淵 / Lee, Boo Yun

李芙淵為漢陽大學應用藝術教育所的教授。她是第一位在南韓獲得博士的陶藝家。1975年韓國設計展獲獎,是歷年來最年輕的得主,並在1973、1974及1975連續三年獲得此比賽入選。目前的她已經是韓國設計展的邀請藝術家與評審。李芙淵展出經歷豐富,曾在世界各地舉辦過13次個展及超過250個聯展。

李芙淵撰寫過多篇陶瓷藝術相關論文與論述,同時也翻譯「釉彩、黏土與陶藝家(Clay and Glazes for Potter)」,這本書籍被韓國多所陶瓷系所與學院列為教科書.


功能性-陶養生活文化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Andoche Praudel – 為詩賦帶來靈感的碗

摘要
我喜愛的第一件陶藝品是一件日本樂燒的黑色茶碗。在日本,樂燒碗多是配合茶道需求所製。我本身不懂茶道,更別說其他對於我做的茶碗感興趣的西方人了。這該怎麼說呢?一個茶碗是如何超越文化差異,進而影響到我們?是透過它的功能性?還是對於樂燒的共同喜好? 它的存在意義遠大於所有具詩意的物件,故它不只是一個茶碗那麼簡單。
 
第一,我們必須回顧自十五世紀以來的樂燒史:生於1949年的第十五代傳人樂吉佐衛門引用庖丁的故事告訴世人,藝術是如何超越語言。但樂吉卻堅持為他的碗取名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若能深入思索我們與亞洲的關係,我們西方人必須明白這會是一個雙重束縛。東方與西方像是位於橋兩方。如果我們決心要穿越這座橋,會因為語言的隔閡而迷失,因此無法跨越這座橋。我們便一直站在橋上,望著橋的另一端,進而理解這座橋便是創造力的橋。

Andoche Praudel

身分自居,在墨西哥的時候透過一位日本人而認識到「陶瓷」,並為此造訪日本神戶市(Kōbe-shi),從此將一生奉獻給陶瓷。融會法國與日本兩國經驗,在2001年及2006年出版2本書。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David Jones – 評論東方:以哲學與美學分析陶瓷物件的精神性與多元性

摘要
本文綜觀文化評論家薩依德(Edward Said)與英國陶藝家李奇(Bernard Leach)的觀點,透過當代表現的分析,探討「跨界・東方」的概念;並以現象學的視角為框架,在摒除身心二元論後,透過批判性討論「東方」與「西方」概念來分析亞洲與西方陶藝文化的新視角,與東西互惠的新形式。
李奇與日本美學家柳宗悅(Soetsu Yanagi)將「東方」視為理想的「純真」之地,他們在二十世紀初的著作中寫到,工業化快速發展並取代工藝技術是西方現代主義墮落的縮影,而中國、韓國、日本「尚未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汙染」。李奇並未以批判角度檢視東方,而是將具代表性的韓國飯碗視為「東方」的象徵。薩依德則認為東方主義的概念事實上是由西方評論家所界定出來的差異性,是作為支配「他者」(也就是非西方人)的手段,「他者」可能因再現或錯誤的再現而受到權威壓迫。。

David Jones

David Jones為IAC理事會中英國、愛爾蘭及荷比盧的代表。他也是英國工藝陶瓷協會的一員。他在英國的曼徹斯特都會大學以陶瓷專業獲得博士學位,學士則在華威大學主修哲學與文學。目前在英國的伍爾弗漢普頓大學教授陶瓷。除了發表其他陶瓷相關的評論文章及創作,他同時也出版了兩本與日本樂燒及茶道相關的書籍。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撒古流 / Sakuliu Pavavalung – 太陽生蛋的地方

摘要
相傳部落神話中,宇宙間人類原本只有大地所生的孩子,名為Qatitan (被造之人),世代居住於大地上,後來,太陽神覺得需要有另一種想法和力量去管理宇宙,於是祂生了一粒蛋放在古陶壺,由百步蛇守護者,十月懷胎生出了一個嬰孩,Qatitan (被造之人)稱她為太陽的小孩Mazazangiljan (世代顧守者),並扶育這嬰孩成長。因此,Mazazangiljan (世代顧守者)稱被造之人為父親、母親。
 
太陽賜予的古陶壺,被造之人稱之為Dredretan
聖嬰孩之意。另一個暱稱叫Dredreq,指尚未長牙的嬰兒。以Dredretan 命名古陶壺,有它特別的意義,是對新生命誕生的渴望,為民族人丁的興旺與繁衍祈福。Dredretan,象徵民族文化的子宮,造物者與聖祖靈回來人間時的居所。

撒古流 / Sakuliu Pavavalung

撒古流‧巴瓦瓦隆,排灣族,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達瓦蘭) 部落。身為原住民,在臺灣漢人主流文化的社會所遭受的差異對待、及臺灣原住民的文化的逐漸流失的現象,使他有很深的挫折感與文化危機意識。1981年復興了失傳已久傳統製陶技術,1984年在達瓦蘭成立工作室,開始專職於傳統工藝與繪畫創作。1997年籌建「達瓦蘭部教室」,從事民族工藝及母文化教學並推廣「部落有教室」,落實地方教育特色及部落菁英回流運動,撒古流除了參與多次的原住民展覽外,也榮獲多項傑出原住民的表揚,並於2017年榮獲第20屆國家文藝美術獎。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 精神性、神秘性、儀式與材質:印尼藝術家Hendrawan Riyanto的當代陶藝創作

摘要
自1980年以來,印尼的當代藝術發展反映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社會及政治改變。與此相反,多元的文化及宗教影響所有傳統與習俗,形成當地居民複雜的日常生活與種種問題。印尼當代陶藝的發展依然與更廣泛的當代藝術創作關係密切。
Hendrawan Riyanto(亨卓萬‧利亞托)是眾多探討多元文化及宗教的藝術家之一,他將陶瓷藝術帶進當代藝術創作的領域,其陶瓷作品探討爪哇文化的融合本質,透過陶藝實踐探究爪哇民間信仰及神秘主義的靈性及儀式。本研究目的是將他的作法視為印尼當代藝術及當代陶瓷藝術持續研究的重要一環,並以兩大重點分析創作手法的重要性。第一是以黏土作為人體及靈性轉化的隱喻,第二是用形式來傳達宗教象徵、靈性及文化認同。Hendrawan Riyanto
的創作是以物質性來探究非物質性的概念。

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Albert Yonathan Setyawan出生於印尼爪哇的萬隆,於2012年取得碩士學位、2016年取得京都精華大學碩士學位。目前為京都精華大學博士候選人,主要研究印尼當代陶瓷藝術。Setyawan曾多次在日本展出,另外也曾在印尼、新加坡、泰國、日本、韓國、澳洲、義大利等國家展出。Albert Yonathan Setyawan曾為2013年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印尼館的代表。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20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Madhvi Subrahmanian – 在神話與儀式之間:印度陶藝及其多元形態

摘要
惟有檢視過去、欣賞傳統形態、儀式及歷史,才能了解現在的複雜性,並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在日漸人工及數位化的世界中,身為用黏土/土創作的藝術家,我樂於了解素材及媒介背後的哲學基礎、指涉的多樣元素、物質及精神上象徵意義及相關故事,特別是在自己的文化脈絡中探究。
我並非以學者身分,而是以一位藝術家的身分發表本文;加上自身對印度興趣及在印度的旅行經驗,我將談到印度陶土創作的幾個面向並探討黏土、陶器和形態之象徵意義,並和神話與儀式連結。
古往今來發展出的印度思想很錯綜複雜,將史前時代元素保存於藝術與儀式的運動呈現循環和螺旋發展。時間循環的展開加上科技變革,讓我們失去部分傳統,但其餘只是轉型,很多皆源自久遠的過去與哲學。神話讓我們重新解讀文本,儀式讓文本成為有形;透過儀式和傳統,嶄新的元素得以轉化為熟悉的符號和隱喻,讓原始的思想存續至今。

Madhvi Subrahmanian

出生於印度孟買的Madhvi Subrahmanian是一位藝術家、策展人及作家。她起初的陶瓷訓練源自於印度龐迪切里的金橋陶藝,後來從美國德州的南衛理公會大學畢業。目前於孟買及新加坡兩地發展。

Madhvi曾獲得查理斯∙華萊士補助金與印度藝術基金會的補助。她的雕塑與裝置遍及全球,這包含了印度孟買國內機場、日本陶藝之森及中國富平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Madhvi的作品也曾出現在許多國際雜誌上,如美國知名陶藝雜誌Ceramic Art and Perception及德國Neue Keramik,其他如Jane Perryman出版的燻燒技法書及Emmanuel Cooper的當代陶藝書籍皆有她作品的蹤影。


10/02
週二/Tues.

討論/Discussion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5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萬里雅 / Wan, Liya – 融合之「道」

摘要
我將以個人的創作經歷,和兩件相關的代表作品,《國寶》、《千里江山圖》為例,闡述我所理解的「新的東方精神」:以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相容並蓄人類優秀文化的 融合之「道」。

萬里雅 / Wan, Liya

萬里雅,1963年出生,1989年成立個人工作室,2004年至荷蘭歐洲陶瓷藝術中心(EKWC)研習。2010年完成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高級研修班,2016年入選IAC國際陶藝學會會員。萬里雅舉辦過多次個展與聯展,展出經歷豐富,他的作品在中國、美國、韓國、荷蘭、英國等國家展出過。其作品被國際重要藝術館收藏,其中包括中國國家畫院、英國布里斯托城市博物館與美術館。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5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郅敏 / Zhi, Min – 發光體

摘要
「發光體」對於我而言有兩層含義:一,是如何發掘更內在的自我。二,是若從星球層面來理解,所有的一切都能燒造的話,是否可以更加自由?
 
2011年自法國交流回國後,開始研究中國文化源頭,如河圖洛書、永字八法及天象四神等來進行我的陶藝創作;成品在展覽結束後全數銷毀只因我認為所有已知的美都不值留戀,在時間有限之下,只有未知美的歷程才值得嚮往。
 
20年來我小心翼翼地追尋、獲得,然後拋棄……。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循環往復,追尋創造力,全心觸探那個——無盡的世界。

郅敏 / Zhi, Min

郅敏,1975年出生。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攻讀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2007年赴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學習。2011-2012年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赴法國研究雕塑藝術。國家社科基金“20世紀中國現代雕塑的民族化問題研究”課題負責人。國家藝術基金“天象四神”創作課題負責人。


精神性-內在文化動力
(5分鐘講座)
10/02 – 週二
时间: 即将公布

Agnes Husz – 櫻花樹下──日本影響之反思

摘要
日文mederu一詞意指「看」、「只是看看」。坐在日式庭園中只是隨意看看將感受到內在的空寂,研究遠東哲學似乎就是達成此內心平靜的方法。
本文將以「跨界・東方」籠罩歐洲的例子──簡述傳統日本概念對於Maria Geszler Garzuly(瑪莉亞.蓋茲勒.葛祖莉)、Zsofia Karsai(蘇菲亞.卡爾塞)、Julia Nema(茱莉亞.妮瑪)及Agnes Husz
(艾格妮絲.赫思)作品之影響。

Agnes Husz

1961年生於匈牙利一座位在多瑙河歷史悠久的小鎮,磨哈赤的Agnes Husz被認為是日本當代傑出陶藝家之一。1990獲得碩士學位後,開始參與國際研討會並駐村創作,於1993年在EKWC駐村時,發展出第一件「螺旋物件」。Husz的作品具有一種呼應日本環境、文化與思緒的獨特性。迴旋、綑綁造形、螺旋的造形單位彼此互相吊掛,營造一種綑綁與掙脫、吸引與擺脫的的氛圍。她的作品透過自然表現永無止境旋繞的生命力,展現宇宙本質的哲學。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20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Julie Bartholomew – 陶瓷與文化混雜的崛起

摘要
數世紀以來,獨特及遙遠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陶藝活動豐富而多元之歷史。中國絲路就是亞洲大陸與西方列強之間文化交流的催化劑。在現代,不同國家之間的互動緊湊加速文化流動。跨國旅遊、新興溝通科技、社群媒體與網路譜出亞洲及其他國家之間的新對話。然而基於陶藝永遠都會涉及到社會與文化環境,因此陶藝也自然反映了多元個體與國家之間的脈動。陶藝擁有變色龍的本質,能與精緻、通俗、私人、大眾、消費主義及獨特主義的藝術相連結,這是陶瓷之於在地、國際、微觀與宏觀世界互動時所擁有的強大優勢。
 
全球文化是因為旅行與興盛通信科技而不斷迅速縮小的現實狀況。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經常影響在地價值和認同的主流想法也持續加劇全球化的發生。我的演講是探討亞洲內外幾個國家中的陶藝創作。他們對正在經歷劇變的世界文化交流現實提出辯論。這些藝術家反映出現代與過去、文化自主與全球消費主義之間多層關聯的動態關係。更甚重新評估身份認同,不只作為靜態或與某國家同盟的認同,而是在與跨文化勢力交涉時不斷變化的認同。

Julie Bartholomew

Julie Bartholomew博士是陶瓷藝術家也是教育家,目前是澳洲國立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陶瓷工作室的負責人。Bartholomew曾獲許多獎項,包含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 New Work Grants,Tokyo Studio Residency,北京澳中理事會紅門國際駐村中心以及2009年Asialink Taiwan Residency。在獲得澳洲研究生獎後,茱莉於2006年取得新南威爾士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學位。同年獲得國際黃金海岸陶瓷獎。茱莉的作品已被國際重要藝術館收藏,包括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和臺灣鶯歌陶瓷博物館。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20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陳國輝 / Ray Chen – 「多重現代主義」:當代亞洲全球主義觀點

摘要
「多重現代主義」──當代亞洲全球主義的觀點反映批判思考過程、發展及藝術演進,這些打破文化藩籬,確立二十一世紀如何演進為更有活力的當代陶藝展現,因此在全球開啟眾多機會及挑戰。亞洲文化的全球化打造了多層次體驗,激發新興美學及文化意識,不同觀點帶動新的學習實驗,特別是涉及西方學習與適應西方文化。亞洲正以新的心態重新調整學習方向進而驅動成長及推廣文化交流。亞洲從傳統至現代充滿批判思考、倡議、文化意涵及新興科技創新的陶瓷,及其展現的脈絡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陶瓷誘人、快速反應的感官特質自然地吸引我們在新的脈絡中探索陶瓷藝術。現今的創作過程及藝術表現必須跨越人類發展、時間、文化及歷史限制,以拓展、影響有形無形的自然力量間不斷變化的動態,去質疑並定義新的可能。亞洲現代主義及其全球化不只影響陶瓷生產的多元領域,更提供新的基礎讓人們重新思考、修正想像與理解的方式,讓我們更有創意,知道何為「現在」,並挑戰界線及藝術運動。

陳國輝 / Ray Chen

陳國輝於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畢業,後續進入羅徹斯特理工學院主修陶瓷與陶瓷雕塑,並在1997年獲得美國工藝美術學院美術碩士。陳國輝曾任南緬因州大學副教授、藝廊執行董事兼策展人,目前擔任紐英倫教育學院美術系主任。陳國輝現為IAC會員,並擔任中國北京國際志野研討會顧問。曾多次舉辦地區性和國際性的陶瓷研討會與展覽。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也受邀至26個國家演講。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20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摘要: 即将公布

江淑玲 / Chiang, Shu-ling

紐約流行時尚工業學院藝術管理碩士。現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台灣視覺藝術協會顧問、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共同創辦人、双方藝廊共同創辦人及策展人以及胡氏藝術公司執行長。曾獲選2016「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愛丁堡、格拉斯哥以及倫敦參訪學人」;「2009 Vogue雜誌  People 101」;2008「上海藝術博覽會 亞洲特區策展人代表」。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20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Shabanali Ghorbani – 古今波斯陶藝雕塑之歷史與設計

摘要

波斯陶瓷雕塑有著長遠且多產的歷史。數世紀以來,波斯陶藝家藉由改良引進新形式,製作融合波斯文化的作品,以因應社會政治動亂所帶來的需求與變動。這種創新態度歷久彌新更影響後世全球許多文化。即使伊斯蘭教義規範偶像崇拜而禁止製作人像及動物雕像,陶土雕像製作的悠久傳統卻絲毫不受阻礙,甚至依據新的想像思維,開創混合物品功能及概念的新製作風格。當代的陶瓷雕塑承襲了長遠歷史,更將豐富多元的文化當成靈感啟發來源。本文貫穿伊朗長遠的藝術史,描述史前時代至今的陶瓷雕塑並列舉伊斯蘭前的伊朗及伊斯蘭時期以來的陶瓷雕塑。全文也將列舉數名當代陶藝家探討其風格及啟源自何處:遠古時期、古典時期及現代陶藝家各一名,由他們來解釋現今伊朗陶藝界的潮流。最後描述作者近期的實驗性陶瓷雕塑作品,為其博士研究及成果一部分。

Shabanali Ghorbani

1976年生於伊朗卡拉季市。2010年畢業於德黑蘭藝術大學,並於2016年獲得博士學位。Shabanali Ghorbani目前於伊斯法罕藝術大學工藝學院教課,從2000年開始專注於建築陶瓷的領域。目前為IAC會員。Shabanali Ghorbani有多次獲獎、個展與聯展經歷,如2010第十屆伊朗當代陶瓷藝術雙年展、伊斯法罕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研究基金;也曾在多種陶瓷藝術與科學期刊發表文章。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20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寧鋼 / Ning, Gang – 陶瓷藝術的在地性—以景德鎮陶瓷藝術為例

摘要
本文透過景德鎮陶瓷之藝匠系、景漂系及學院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為分析陶瓷藝術在地性的實例。景德鎮的陶瓷設計不再僅是綜合型產業,更是值得延續下去的經典文化,從「在地性」角度去研究這一課題,我們所要努力的是從更為多元的角度去塑造整個古老「瓷都」的文化形態,期許未來景德鎮的陶瓷設計發展不僅是物質性的陶瓷產品,而是圍繞著獨具魅力的城市所展開地一切與陶瓷有關的經濟和人文活動。

寧鋼 / Ning Gang

寧鋼,現任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設計學)成員,教育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國家級陶瓷大師聯盟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委、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高級顧問兼裝飾委員會執行會長,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副理事長兼任設計藝術委員會主任,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授予的“陶瓷藝術教育傑出貢獻獎”。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5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王勝利 / Wang, Shengli – 假想與山姆對話—簡述中國山水畫在陶藝創作中的植入

摘要
我以對話的方式,簡述了我將中國山水畫的理念與技法植入在陶塑山水創作中,從而開創了一個以東方意象山水為表徵的陶藝樣式。

王勝利 / Wang, Shengli

198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199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研修班。1992年就職於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在景德鎮、宜興、淄博等陶瓷產區學習制陶工藝。2001年成立一丹陶藝工作室。現任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生導師,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5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田中哲也 / Tetsuya Tanaka – 陶瓷作為當代藝術的表現

摘要
田中哲也曾在許多國家展覽,如臺灣、南韓、俄羅斯、美國、印度、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和中國等。曾於EKWC、信樂之森、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The Clay Studio駐村創作。

田中哲也 / Tetsuya Tanaka

作品「輝器」系列是使用KAGAYAKI為主要材質的半透明黏土,然後將螢光素材燒製在KAGAYAKI內,製作出光的容器,並試圖將陶瓷藝術擴展到當代藝術的領域。他總是挑戰自己,創造可以放在當代藝術背景下的陶瓷作品。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5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陳文曦 / Wen-Hsi Harman – 交融的陶藝—遊走在臺北與布里斯托之間

摘要
身為遠居他鄉的臺灣裔陶瓷藝術家,本論文將探討自身陶瓷創作如何以陶土結合臺灣社會儀式、脈絡與我的研究以展現個人文化認同。我創作出一系列陶瓷作品探究東西方跨文化認同的張力包含手工雕塑陶瓷湯匙、指紋、香蕉與傳統中國人物等作品。

陳文曦 / Wen-Hsi Harman

陳文曦生於台北,專職陶瓷藝術創作,為國際陶藝協會(IAC)的會員之一。2006年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隨後進入臺灣師範大學主修中國藝術史,並於08年取得碩士學位,目前在英國巴斯思巴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陳文曦曾在多國舉辦展覽,如臺灣、南韓、英國、法國、丹麥及澳大利亞。她的作品也被英國布里斯托的Compass Centre、中國富樂國際陶藝博物館及韓國陶瓷博覽基金所收藏。


多元性-材質創新與文化融合
(5分鐘講座)
10/03 – 週三
时间: 即将公布

Anna Calluori Holcombe – 當傳統遇見科技

摘要
在旅行、探索世界時總是忍不住聯想,自然是我尋找連結的其中一處;有趣的是,「自然(nature)」一詞有許多定義,意指與生俱來的個性、器官功能或風景中所見之動植物。本次演講將探討如何結合中國悠久的陶瓷傳統與現今3D科技的使用,我將簡述在中國創作時獲得的靈感及採用哪些技術

Anna Calluori Holcombe

Anna Calluori Holcombe,義裔美國人,出生於美國紐澤西洲的紐華克。1977年獲得陶瓷碩士學位,1978年開始任教。2007-2010年擔任佛羅里達大學藝術與藝術史學院院長,現為佛羅里達大學陶瓷教授。

Anna Calluori Holcombe展出經歷豐富,曾在義大利、法國、德國、匈牙利、瑞士、韓國、中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展出。曾在1989年獲第46屆義大利法恩扎國際陶藝展金獎,作品發表於Ceramics Technical、Ceramics Ireland、New Ceramics和Ceramica等多種國際陶瓷期刊。1997年成為美國陶瓷教育協會的榮譽會員;2002年成為IAC會員。

 

大會議程

實際議程可能會有所變更。

(read more...)